展览  2018 年 OCAT 西安馆夏季展览——马秋莎:路  返回

2018 年 OCAT 西安馆夏季展览——马秋莎:路

-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马秋莎称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活经历是不可分的:全然来自现实生活的冲突与窘境;并被她缩
    聚在与父母——两代之间文化隔阂的层面。展览“路”回溯马秋莎最近⼗年来对这⼀特定现象的艺
    术表达;其中包括视频装置、以摄影或装置形式呈现的作品实例。选取的 9 件作品中,《牛奶》系
    列作为最早的作品诞⽣于 2008 年。此次展览则由 2011-2012 年创作的《雾》系列开启;每件作品都
    从艺术家的个⼈记忆或经历出发,⽤细腻甚⾄朦胧的材料进⾏表现。《雾》受典型的 80 年代风格的
    蕾丝纱帘启发。纱帘是那个年代⽇常⽣活的必需品。在隐私被极⼩化的⽣活空间,它就像隔离外部
    世界或邻居⽬光的微妙屏障。每件作品大小如真实窗户一般精确,是马秋莎 4 岁之前家住北京胡同
    ⾥的童年记忆。水彩纸面上呈现的蕾丝图案是一扇纱帘实物的印迹。马秋莎将织物铺放在纸上,再
    用深色水彩颜料对其进⾏若⼲次冲洗。每件完成的图片上都有⼀道细细的⽩线,是艺术家事先在织
    物下面“埋”下一根线,经颜料冲洗形成的痕迹。这条线暗⽰偶然穿透纱帘的⽇光。是⼀种⽣命⼒,
    也像⼀根脐带,将艺术家与她的成长经历紧紧连结。

    2016 年的《沃德兰》系列装置作品,则通过收集到的不同年代的袜子呈现出创作材质的相似转
    化。而同样来自上世纪 80-90 年代初期的挂历中的图案,艺术家用蓝晒法将其转印并置在名为《1990》
    (2017-2018)的作品上。马秋莎选择这种本身为蓝色调的共艺唤起的怀旧感体现了“(我)付母青春
    的颜色”。挂历是 80 年代每个家庭的特色装饰,好比从毫无生色的世界中跳脱出的⾊彩。“挂历上的
    图景⼏乎⽐窗外任何事物都要精彩美丽。”艺术家解释说。《1990》不是将⼀本挂历中的每一张图像
    进行扫描,而是带着一种观察的角度对图像重新拍摄,包括图案内容独有的年代印迹。被挑选的照
    ⽚体现了每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先于改⾰开放后才出现的其他可供选择的审美观念。

    如果缺少马秋莎那些强烈的⾝体表达的影像作品,则是对她创作的不完整概观。展览“路”含括
    了对艺术家后续创作影响深远的录像作品《我所有的锐⽓源于你的坚硬》(2011)、《虹》(2013)
    以及《火星》(2016)。三部单频录像强调了马秋莎在这段时期里所采用的观察角度的转变。“我早
    期的作品聚焦在个⼈感知及个体存在,以它们作为一种方式来理解父母一辈人的集体经历”,她说。
    “之后我尝试将个人经验引入到公共空间。在个体和群体、公共场所和私密空间之间进⾏切换。最近
    让我感兴趣的是我母亲那代⼈的世界在当下的记忆里怎样被映现出来,继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生
    活。”

    马秋莎作为上世纪 80 年代出⽣的独生子女并不罕见。对她的父母而言,他们的价值观本与当
    时集体生活下的社会文化是一致的。而在她出生前赶上了经济改革,致使后来彼此的世界有了分歧。
    对艺术家而言两代人之间的差距之大,她用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细微、偶然的元素,以一种产生共
    鸣的方式揭开了其中的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