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灵山一会--尘三、周宸、刘信义三人水墨联展  返回

灵山一会--尘三、周宸、刘信义三人水墨联展

-
参展艺术家:尘三、周宸、刘信义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水墨,作为亚洲视觉艺术的主要媒材,东方文化的标志之一,其多元发展一向受到大家的关切。颖川画廊这次展出,融合了传统东方水墨书法与西方绘画的观念技巧,将传统与当代水墨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三位艺术家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在笔法、媒材、风格上,寻找突破点。尝试改变传统水墨在形式上与内容上的规范,以现今时代的精神文化为基础,形塑出现代水墨不同的创作风格。尘三以明亮的色彩、不拘形式的笔法创作山水的意象。周宸以流动极美的线条、符号、加入复合媒材做成肌理,呈现水墨与书写所形成的抽象世界。刘信义的作品,表达了现代人的心理困境与出口,探求人性与世界的本质,作品充满哲思引人思索。三位艺术家皆将心中所思,化为可见的图像语汇,把水墨的表现,推到个人风格心灵呈现的极致。风格迥异,令人惊艷。

    尘三的画大多由心象出发,承袭中国水墨的晕染,脱离物象的局限,在画面中模拟山水的可能意象,追求笔触书写的灵动美感,游移于抽象与意象之间。其创作既有抽象艺术之概念,也承接传统中国美学。尘三擅长经营布局,重视意境、情趣的表现,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实景。对于山川形势、景点的安排,繁简聚散… 总是能很巧妙地自然展现。在画面上有时也保留了大量的留白,以表达一种空灵的山水意境。

    尘三着色大多以明丽为先,其设色并无定法,常变通活用以求神采生动、自然妍丽。清.戴熙《习古斋画絮》曾言:「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彩色相和, 合则神气生动,否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在技法上,尘三也运用没骨泼彩。泼墨泼彩始于六朝,近现代如张大千、刘海粟等人继之。尘三强化了彩、墨的不同构型,溶于水中无法兼容的特性,泼溅、重迭、沉渍、流动,丰富了泼彩山水画的技法,形成了色彩瑰丽,不拘一格的新境界。尘三作品富有深厚的文化性,有些气势磅礡淋漓、有些清新穠丽、有些感觉强烈、有些温润如春雨…都构成了动人的画面。

    周宸作品是以水墨与书写所形成的抽象世界。他的作品创作媒材多元,重视肌理也有丰富的符号语汇。画面中书写性格极强,展现多重空间及速度感,构成了其抽象作品的基本调性。画面虽抽象,然其主题大多取自山海天空等自然之神韵,而表达心象中之风景。造型抽象但意象却与自然结合,因此欣赏时,很容易感受到自然之空间、声籁、或律动…。它是艺术家的内在经验,是情绪的强烈表征,也是情感的隐喻。

    在这次展出的水墨作品中,周宸增用了复合媒材作为肌理,是其作品迈入成熟的重要时期。这种转变与跨越,固然是艺术生命本身不断自我颠覆与跨越的结果,但其关键主要还是来自两方面的长期努力,一是他对艺术的深入接触与研究, 二是他对多种颜料、媒材的灵活运用。其作品笔法刚柔相济,构图丰满,韵味无穷。

    刘信义作品表达了现代人的心理困境与出口,探求人性与世界的本质,作品充满哲思,运用传统水墨的工笔技法:勾勒(墨线)、染墨(墨的层次)。以及皴、擦、点、染等等传统笔墨方式进行绘画,除了部分作品使用宣纸外,作品大多画在绢上。绢布的承载性非常适合叠染,生绢本身的透明性,在绘画中因为重复的染,让墨色产生半透明的质感,画面显得高雅柔和。

    信义经由气氛的营造与物件元素的搭配如:骷髅、花、山丶多重面向的脸孔及人的手,传达其创作的意念,而氛围的掌控更是作品最精髓所在。其作品中表达了现代人的心理困境,及在困顿的黑暗中如何寻觅契机。作品多以黑灰暗底色为基调,在一种幽暗氛围中去塑造一种宁静、沉默的感受。信义自述:「生活中的一切就是在黑暗中寻觅宁静的光亮,虽身处黑暗中,只要坚定心志,找一个让自己静下来之地,便能寻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出口,那便是你的希望之光。」都会生活中的冷漠、疏离、绝望、猜忌、忌妒、伤痛…,在生命经验里必须度过的种种情节,最后总能在一种极深的静默氛围中去转化,反而感到一种宁静、亲切, 万物同体的力量。

    现今社会视觉形象多元,三位艺术家体现了他们丰富的学养、创作的胆识和旺盛的生命能量。结合传统水墨丶书法丶哲学丶文学的总体艺术表现无有界限,令人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