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春华秋实  返回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香港——厉蔚阁亚洲荣幸宣布,将于香港空间呈献新一期主题展览“春华秋实”,揭开厉蔚阁亚洲2022年首展序幕。展览于 2 月 28 日揭幕,汇聚中西方杰作,探索艺术家眼中的四季更迭、生命演变   乃至宇宙万象。焦点涵括战后及当代大师,如弗朗索瓦·吉洛、草间弥生、詹姆斯·罗森奎斯特的作品。  而来自丁乙、梁缨、倪有鱼、唐永祥的画作则为华人艺术发出新声。此外,随着厉蔚阁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艺术家胡玛·芭芭、玛丽莲·敏特、伊丽莎白·尼尔及贝蒂·伍德曼的作品亦将首次与厉蔚阁亚洲的观 众见面,成就丰富多元的美学之旅。

    草间弥生创作于 2014 年的作品《无限-宇宙( NBCF )》具有高度的先锋主义色彩,它延承了艺术家自 1958 年移居纽约后开启的创作年限最长的系列  “无限的网”中反复再现的标志性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多色碰撞、疏密有致的图象变化及有机图形,呈现出涌动的三维时空。草间弥生在创作这件精妙的作品时已是耄耋之年,却仍在艺术表达上不断挑战自我,散发无穷能量。画面中,各色细点交织遍布于画布,置身画作前,观众得以沉浸于宇宙意象所营造的禅意中,体验 "自我"的逐渐消融,直至与世间万物合而为一。这亦与艺术家的宇宙哲学不谋而合,艺术家曾写道:  "我希望能从我自身所处的宇宙坐标,用点来预测及丈量宇宙的无限" 。

    出自丁乙的作品《十示 2021-25》( 2021 年作)亦体现艺术家对消除界限的普世文化表达的追求及对更深层自我宇宙的不断求索。艺术家自 80 年代后期便以   “十”及其变体“X”进行创作,这类视觉符号对他而言代表结构与理性,以图像语言反映事物本质。1988 年起,丁乙开始以“十示”系列探索抽象艺术的当代性表达,并在近十年间试验新的技法与媒材。在本作中,艺术家以木板代替画布,结合刀刻技法进行创作,在椴木板基底上覆以多层丙烯颜料,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更为细致的肌理与丰富的色彩,画作中的十字符号亦由早期的绝对理性,逐渐演变为一种纯粹的笔触表达。丁乙在本作中传递出富 有感性、直觉性的能量,由十字构图散发向无垠时空。

    春华秋实呈现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家眼中的色彩美学,已故美国普普艺术先驱詹姆斯·罗森奎斯特创作于 1990 年的作品《无题》就是一件色彩丰富,情感丰沛的作品。罗森奎斯特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   作为普普运动的先驱蜚声国际,与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等齐名。艺术家融合商业艺术技巧,  以大胆的构图,对流行图像及日常物品作开创性重组,与同时代的艺术家一起改变了艺术史的面貌。在 《无题》中,以花卉为主导的画面被覆盖上不规则的条状拼贴,若隐若现的女性嘴唇与眼眸神秘而诱惑 ,实现了对熟悉图像的超现实并置。此作品亦延续了艺术家自 80 年代中期开始的以花卉与女人为主题的创作,而此系列中最富盛名的《花卉,鱼与女人》( 1984 年作)现为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永久馆藏。

    而同样与艺术史有着不解之缘的法国艺术家弗朗索瓦·吉洛,在21岁时已是巴黎画派备受推崇的画家之一。抛却她曾是毕加索的缪思与爱人的身份,她丰富的人生阅历亦为艺术家树立起鲜明的个人风格。吉洛拥抱人生的风云变幻,以七十载艺术生涯实验不同的可能性,捕捉游离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创意与张力。展览中呈献的艺术家创作于1991年的作品《山脉》,以简约的风格、规整的构图及高饱和度的色彩捕捉吉洛对自然的热忱情感。

    同样的,张子飘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花蕾01》以暖色调及有机曲线表现了最本质的花朵。作为对社交媒体及当代全球化的回应,张子飘将生活日常及“再现政治”的思考融入绘画中,以女性型态唤起反思。作品中具象与抽象交织的弧线与延展式的态势笔触表现出既是花瓣又是肉体的画面,揭示两者纤巧 而美丽,暴力而残忍的暧昧边界,体现艺术家对色彩的精进尝试及其对绘画作为身体性媒介所指向的肉 体与精神的普遍关联的持续探索。

    其他焦点作品还包括出自倪有鱼的三件《艺术家卧室》( 2021年作),通过致敬梵高及探索卧室中的常见摆设探索生命的循环往复,该作品随后亦将于艺术家在内地的重要美术馆个展中展出;出自唐永详的题为《有一束花 一把香蕉 下面一条线上有个形象 小山一样的》( 2022年作)新作,以抽象形式体现静物的再现表征;陈世英的雕塑作品《星云入梦》( 2022年作),蹁跹的蝴蝶以涌现之势直入苍穹,体现创作者对宇宙星河及时间维度的探索;出自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冬之花”系列的最新作品,借花朵的转瞬即逝,思考普世经验;胡玛·芭芭融合建筑与人形的彩绘青铜雕塑《探路者》( 2021年       作),彰显艺术家以废弃品引发对气候危机及材料循环利用的关注;玛丽莲·敏特最新作品《双面》( 2021– 22年作),以高度处理过的摄影图像审问当今文化中的性别、美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