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和歌——浮世绘艺术展  返回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10月23日,“和歌——浮世绘艺术展”开幕式在斗南花花世界三号馆五楼斗南花卉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展期为10月23—11月13日,呈现日本江户时代的精彩文化。斗南艺术馆馆长林善文介绍,本次展出联合北京桥社画廊引入了作者歌川国贞的原作,作品价值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部分画作可出售,还会有不少衍生文创产品供参观者购买。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发展起来的独特艺术形式,属民间风俗画的一种,虽然早期也有肉笔画(手绘),但是更多的是在版画上的发展。1765年,铃木春信开创了多色版画,从此“锦绘”诞生了。于是,诸多流派逐渐形成,浮世绘开始蓬勃发展。铃木春信的作品对于同时代的浮世绘画师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包括北尾派、胜川派、歌川派等流派。

    “斗南花卉艺术馆旨在培养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并不断推进昆明与国内外尤其是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将参与中国艺术的本土生成与建构、国外优秀艺术家的引进与发掘及各类艺术项目的合作,并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广阔自由的展示空间,扩大本土艺术国际影响力。”林善文说,斗南艺术馆将努力探索出一套经营艺术品的投资和艺术的运作模式。并且,斗南艺术馆要打造成为昆明一流的艺术品交易平台,成为兼具学术、市场运作和多元文化格局于一体的综合型艺术馆。

    链接:

    浮世绘反映了江户时代人们的生活、玩乐、憧憬、想象等各种风俗。每次看到浮世绘都会联想到,在舞台上被欢呼声包围的人气歌舞伎演员们的姿态,以及把大家带往被华丽和服包围的花魁的舞姿。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对美的憧憬超越了国家和时代。

    江户时代中期到后期形成巨大势力的是歌川派之祖歌川丰春。歌川丰春的首位弟子歌川丰国的大幅“役者绘”不断地获得高度评价。除此之外,他对美人画的造诣也很深,他画出了表情丰富、生命力十足的女性姿态。在美人画出名的喜多川歌磨去世后,歌川丰国被称为“美人画达人”。作为歌川派的重要继承人,不仅创作大量的精彩绘画,歌川国贞则在十岁左右就进入歌川丰国门下学习绘画,还教导培养了众多弟子。同一时代在丰国门下的还有歌川国芳,与歌川国贞一同被称为歌川派的巨头。国贞和国芳均有众多弟子。幕府时期,丰原国周(师从歌川国贞)等画师开始活跃起来,这一时期的浮世绘,颜色变得鲜艳和华丽,也让大家看到进入明治时期颜料的发展和变化。

    在歌川派最为活跃的同一时期,十分受欢迎的另一个派系是菊川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菊川英山和溪斋英泉。英山因受喜多川歌磨影响,高雅和稳重的画风,被大家所喜爱。英泉以游女为模型所做的美人画,十分出名。

    斗南花卉艺术馆面积5000平方米,首次开放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下设当代艺术中心、水墨艺术中心、国际艺术中心、书吧及艺术商店。多个国际化展厅的配合将呈现多层次的展览,致力推广西南及国内外的艺术,重点收藏、推荐西南地区及东南亚艺术。


    展览图片


    展览评论

    和歌——浮世绘艺术展

    浮世绘是江户时期(即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以市民阶层为基础而发展成的风俗画,为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表现市井生活的人物和场景,如美人、歌妓、浪人和旅游风光等。因其贴近百姓生活而又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深受市民阶层的欢迎。虽然早期也有肉笔画(手绘),但是因市场需求量增加及印刷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是在版画上的发展。1765年,铃木春信开创了多色版画,从此“锦绘”诞生,诸多流派逐渐形成,浮世绘开始蓬勃发展。浮世绘作为江户时期的百科全书,其起源亦受益于中国绘画及印刷术,历经三百余年,影响远至欧亚各地。

    19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由日本进口茶叶,因包装纸上印有浮世绘版画图案,于是浮世绘的价值被发现。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日本人展示了大量歌川派的浮世绘,引起了欧洲艺术家的兴趣,尤以印象派画家最为激赏,马奈、德加、莫奈等画家都收藏了不少和风画作(日式风格)。印象派晚期画家的代表——梵高,可能是受浮世绘影响最深的人,他临摹过多幅歌川派画作,并将浮世绘的绘画元素融入其后的创作中。浮世绘的艺术特色让当时的欧洲社会刮起了和风热潮。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美的憧憬超越了国家和时代。本次展览以歌川派的传承为主线,力求全面呈现日本浮世绘艺术,希望能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带给观者艺术审视。我们希望以巡展的形式,不断的展示给大家专业的浮世绘面貌,深圳是继北京站之后的第二站,云南的斗南艺术馆即将会是浮世绘巡展的第三站。

    桥舍画廊
    2016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