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萬空间(北京)将于2025年5月22日呈现贺勋个展:钥匙,这是艺术家在拾萬空间的第三次个展。通过这三次个展,贺勋以诗性的重置揭开了现实中不可见的维度,从而提供出一种“另类的现代化”样本,其价值在于,艺术家将自己的文化记忆转化为个人神话,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具东方性的形而上学的情感符号路径。
本次展览名为“钥匙”,这一系列作品是对其“农业迷幻”、“黄金螺旋”和“种太阳”几个时期创作的一次折返式确信。在较早期的“农业迷幻”阶段,贺勋将农田、星图、祭祀器具转化为迷幻的视觉因素,并在现实的土地中找寻灵性的残留和复苏。而持续的诗歌创作也为贺勋的作品提供出另一种维度——文学经验常以看似碎片化实则强结构的方式出现于画布之上,形成图像与文字的对话,使得画面中的形象(即词语)呈现出高度意象化和寓言化的特征。诗歌的语言空间与现实的图像(或装置)对照并置,虚构出一种杂糅玄学和当代生活情感的混杂且荒诞的图像体系。这种复杂的超情感体验本就是一种强主体性的构建,让贺勋对乡土文化中的巫术、工具和信仰的传统体系进行再次的认识改造。
而在随后的“黄金螺旋”和“种太阳”两个系列作品中,类似自然崇拜式的结构以及带有音标性质的种子字开始出现在画面中。贺勋正是透过过去“占卜者”和“炼金士”般的角度,将个体的精神寓言投射到当代艺术家这一角色的自我定位上,从而将创作过程隐喻为一条通灵的道路。于是,人类在理性构建下的可知论与自然渗透出的终极不可知之间形成悖论,其间的裂缝便是人们找寻生存和生活意义的出口。
本次展览共展出13件最新的作品,其中或扁平或具体的“海螺”、“飞鸟”、“翅膀”、“钥匙”等等形象,经由多次认识和情感的洗礼,渐化为一种“图腾”式的存在。而在不同的文明语境中,贺勋便是用这一把图腾式的钥匙——前语言时刻,存续着对不可知情感进行主观的可知性的确信。即,在一个不可知的世界中,用可知的钥匙去开启一扇扇隐秘的情感大门。
“钥匙”展览持续至2025年6月29日,本次北京展览期间,贺勋将于杭州的非营利空间“会所”中呈现其双生结构的个人项目“刺客”:一把把捡来的钥匙,有的无故无序遗落在地,有的升腾飞起刺向虚空……
400-96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