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真际—唐寅油画展  返回

真际—唐寅油画展

-
策展人:杨小彦、胡斌
学术主持:诸迪
参展艺术家:唐寅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由21空间美术馆主办的“真际—唐寅油画展”将于 2016年6月18日下午15:00在21空间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届时艺术家唐寅本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唐斌等嘉宾将亲临现场。本次展览涵盖了大量唐寅所钟爱的荷花题材的画作,更有海景及其他花卉等,非常令人期待。

    唐寅,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油画家、油画博士,画风大气、一气呵成,擅于捕捉内心情感,准确记录情境,是当代优秀的学院派油画家。近年来在20多家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举办个人展览,他的作品广受赞誉,被国内外美术馆和私人收藏,更获“亚洲优秀艺术家”奖。

    唐寅的作品大都是在自然的直接写生中完成的,在与自然的共呼吸,同体悟的过程中,进入物我合一的境界,笔随心至,画随神出。由此可见,自然物象不过是作者通向内心,发现自我的桥梁,成为观者和作者情感沟通的媒介,所谓真正的艺术是要能打动人心的这一似乎是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道理却往往被当下的人们所忽视,或者说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能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然而我们却可以在唐寅的作品中感受到这份功力。

    唐寅作品中洒脱流畅而又不失法度的笔触总使人想到中国的书法,朦胧的色调营造出的空气感使画面平添了一种灵动、流淌的情境,中国式的书写使物象脱离了具体的真实而更接近了心灵,这种“抽象”的意味扩大了想象和体验的空间,直接感染着观者的情感,较之西方印象派绘画多了一分中国式的气韵和生动,也体现出作者的人文素养和情怀,这种中国式的书卷气在当下也并不多见了。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8月28日,免费对外开放,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观。(逢周一闭馆)


    展览图片


    展览评论

    我个人比较喜欢唐寅笔下的花卉系列,特别是玉兰,洒脱流畅而又不失法度的笔触总使我想到中国的书法,朦胧的色调营造出的空气感使画面平添了一种灵动、流淌的情境,中国式的书写使物象脱离了具体的真实而更接近了心灵,这种“抽象”的意味扩大了想象和体验的空间,直接感染着观者的情感, 较之西方印象派绘画多了一分中国式的气韵和生动,也体现出作者的人文素养和情怀,这种中国式的书卷气在当下也并不多见了。
    ——诸 迪  中国文化部艺术司司长  

    唐寅的油画大气磅礴、凝重质朴。由黄河瀑布到青岛海滨,由威尼斯之夜到诺曼底象鼻山,由玉兰、 牡丹之春到碧蓝云天黄磷甲的千古银杏,乃至身边桃李瓜果的咫尺之间,其意境之广大,气势之饱满, 銕铁烟云,跃然布上,展现宇宙之大,万物之盛。
    唐寅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山水花果宇宙万物,他的作品大都是在大自然的直接写生中完 成的,在与大自然的情感交融中,进入万物与我合一的境界中,一气呵成的。
    他重视外光色彩的意境,重视生活感受,着意于由生活感受所引发的情感的抒发,与丰富多彩的情感色彩和笔墨语言。写生是油画的灵魂,艺术的再现与表现是在写生和由生活感受所引 发的情感抒发中创造完成的。
    ——靳之林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唐寅没有屈从于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而是与客观物象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审视与被审视的关系,有时近若繁花,有时又隔着海角般遥远的距离。
    这种有距离的风景是唐寅的主动选择,而这种选择无疑又是出于艺术家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制造主观距离的内心诉求。在后工业社会中人们早已忽视甚至忘却了作品中这些不起眼的角落,精神更多地迷失在过于丰盛的消费景观之中。
    唐寅选择这种纯粹的风景的同时,实际也选择了一种精神的回归,与当下的现实世界拉开了距离。
    这一次,唐寅在风格 上更多地接受了印象主义的影响,画面呈现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色调。粉白、粉红、明黄、粉紫色 簇拥在画面中央,在深色枝干的对比之下甚至显得张扬,但却形成一种高调的和谐。相较之下,海 中的礁石、灯塔则显得孤寂而低调,却因为承载着艺术家的成长经验而褪去了单纯的形式外壳,被赋予了内在的真实。到了教堂、睡莲那里,画面已然凝聚了浓厚的记忆的味道,没有激烈的色彩, 仿佛游离于嘈杂的人事之外,透过真实的物象我们可以隐约看到艺术家真实的自我。
    ——易英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唐寅擅长油画,以博士学衔毕业于强手如云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在校学习期间师从前辈油画家靳之林,得靳师中西融合且朴素无华的品格精粹,亦以油画与中国意蕴之结合为 创作宗旨。
    睡莲,是唐寅最钟情的画题,创作灵感最初源于艺术家对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晚期风格的喜爱。唐寅画莲,在钟情睡莲盛开之时婀娜多姿的同时,也更着眼于从学习莫奈出发而归于东方的写意精神。事实上立意于东方写意精神的中西融合才是唐寅艺术创作的终极目的。
    对历史的关注,或许已经成为了唐寅的下一个目标,艺术家不断云游四方,徜徉于东西方文化的遗址遗迹之中,以画笔去记录下刹那间的灵感激情。譬如,唐寅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写生之作就是如此,面对的是西方的景物,表达方式更多的是“以我为主”的东方式的文化思考和文化立场。这就是唐寅自己的艺术渴望,并在一点一滴地体味之中最终凝结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表达形式。
    ——赵 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AMRC 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 CCAD 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执行长

    赵力“映天印象”
    从表面上来看,唐寅的作品总是和法国印象派有着某种的合拍,譬如他擅长于画荷塘,擅长于用颜色,表达了对油画语言的纯熟技巧,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唐寅却在探索属于中国人的油画气质,在浓烈中见淡雅,在实景中见飘逸。
    画平凡之景也是画家的一种境界,它真实地反映了唐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汲取。中国传统中有“小景山水”之说,指的是北宋山水画中的一种样式。它不以大山大水为标榜,而是依靠主观构思而撷取自然一瞥,突显的是自由的精神和诗意的想象
    而唐寅的很多近作,虽然具有了自然真实的属性,但是更多的是针对自然的有意识剪裁,突破了对景写生的西画藩篱,呈现了中国式的取景造境。与此同时,艺术家唐寅也有意识地去结合中国绘画的传统,譬如以“圆光”、“竖长”和“横长”作为画面的构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画传统形制的美感。
    ——赵 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AMRC 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 CCAD 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执行长


    唐寅的作品写意的成分是占到较大比例的,他有“似”的能力,又有“意”的追求,再加上借油彩写出的“笔墨”状态,使其作品增加了几分东方的味道。
    无论是表现海浪的起伏、还是黄河的汹涌抑或是花瓣的舒展,他的笔触有“写”的状态,是有弹性的、甚至是在跳动的,如拨弦的波尔卡, 多了几分音乐的旋律,清脆、响亮。
    唐寅的“油彩笔墨”成为他作品形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艺术风格的标签。
    在唐寅的创作中,无论西方的分类方式静物、人物、风景,还是用中国画的分类山水、花鸟、人物, 他都涉及到了,这种全能恐怕是博士画家的必备。
    当我看到两幅宽近 6 米的荷塘时,我感到唐寅已经开始“造境”了,而且迈入了他创作的新境界。 唐寅的这两幅睡莲一曰:《问蝉》,一曰:《莲说》,可视为一位东方的年轻艺术家对莫奈的致敬。 将这两幅作品的名字连起来是一问一答,无所谓空间与时间,借物传意,述说的是唐寅的一份心境。
    ——吴洪亮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齐白石纪念馆馆长

    心,在物理性的保持着我们生命同时并感性的推动着我们思考的多向经纬。唐寅的油画一直在以他内心对自然及事物的感悟与感受,静静的融化着观者、缓缓的带着我们走进他的艺术世界。他将自我内心激荡的创作情感与对自然万物的感悟,自在的用笔触轻儒的落在画布上。他的画源于心、源于自然、源于对传统的悟,他的画融化着自己也溶化着每一个驻足的观者。在经历多年学院专业训练的他,有着一份独特的艺术坚实与坚持,当面对恒古自然在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之间的探寻时,他选择了花作为他主要的一种符号传递着自我的情感。当选择了以油画为媒介时,他选择了以中国文人思想为主线所提炼的敬畏向当下东西方艺术交汇的大时代致敬。
    特别是他的睡莲,以个人游学教化的审美之境追寻前人的领悟与当下的现实共存共生的平衡。这种平衡之境,在他或强烈、或怡然的笔下碰撞着交融着,仿佛让我们听着一个西方媒介平仄平仄的讲述中国老庄的天地之道与生死之美。唐寅的油画以“无不忘也、无不有也”之情写意于境。
    颜为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

    唐寅是一位勤奋、智慧的画家,更是一位有灵气和才情的画者。
    看唐寅不同时期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对自然生态的观察与表达是他画面里始终延续着的情愫。
    画家在对自然的凝想、体悟中, 把真切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气息全部物化为艺术的形象,在西方油画的科学人文精神与中国绘画的哲学自然理念之间研习出入,作品中蕴涵着画家特质的美感价值和笔墨意趣。
    唐寅的风景画创作,是用一种对话的方式展开的,是自然与人的对话。通过对自然界中万物生长, 四季变幻的观察、感悟和写照,传递着自然界厚载于我们的恒更不变的能量和美。
    在当下,我们更多时候是置身于城市景观的丛林之中,我们或许企盼在艺术中能够看到对自然存在的终极思考,我们也会被唐寅作品中单纯而静穆的风景所感动。恰是“彩笔写春秋、且在生花处。”
    画家在西方油画造型语言的空间、光影和色彩等微妙关系中游弋研习,同时又浸染中国传统文人气质和人文情趣,恰如诗中所云:“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唐寅的风景画作品又有异域风情和海景系列的创作。唐寅擅长画水,在他的作品中,水是一种生命的指征,是记忆的永存,是艺术理念的价值所在。
    唐寅笔下的花景作品,画面色彩饱满轻盈,经营位置张弛有序,他敏锐地捕捉着时令更迭的冷暖阴晴和空气中花木泥土的自然气息。在他的作品中,红墙灰瓦、飞檐拱门巧妙地与花木藤蔓交相辉映,而蓝天沃土、老木花开又是直观强烈的诉求表达,这是自然界生机盎然的生命体与我们画者观者的对话交谈
    唐寅的作品朴素明朗、隽永清新。在对已知自然的平凡之景的绘写中,亦流露出自我对未知自然的理想追寻与寄怀。
    ——唐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副教授 美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