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下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联合举办的“风展红旗——革命浪漫主义书画展”于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欢迎前来观展!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上海,到革命摇篮井冈山,到中国革命转折地遵义,到革命圣地延安,再到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等,这些地方在中国革命、共和国创建各个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1950年代以来,南湖、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为画家们创作新中国山水画样式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画韶山、画南湖、画井冈山、画遵义、画延安……俨然成为画家们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具体举措。后来,革命圣地又成了革命的“里程碑”,其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其内涵也不断扩充。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到安源煤矿,从橘子洲头到红岩村,……都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题材。
一代伟人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他一路征战、一路抒怀,留下了众多豪迈壮美的诗词。他的诗词往往将其革命经历中的诸多事件与革命理想相结合,将自然山川的景致与宏伟事业相联系,气势磅礴,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已经超越了一般文学意义上的功用,因而具有“革命诗史”的性质。由于传统中国画具有诗、书、画相结合的审美特点,中国画家往往借助毛泽东诗词,以诗画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和反映社会的政治现实,成为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山水画品类。1959年9月,傅抱石与关山月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为意合作《江山如此多娇》,将创作毛泽东诗意画推向了高潮,其气魄之大,意境之新,布局之美,世所罕见,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民族文化心态,树立了民族绘画新的审美范式。
众所周知,革命圣地山水和毛泽东诗意山水,是现代中国美术史中国画改造和革新的突破口之一。它不仅显现了中国现代思想史新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生活的变化,也意味着中国美术发展史中某种趣味、语言和风格的发展。画家们选择革命圣地和毛泽东诗意为题材进行中国画创作,也是表现革命历史的一种方式。艺术家的画笔饱蘸景仰的深情,让观者看到了时代对历史遗迹的重新解读。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从丰富馆藏中拣选20世纪书画名家的相关精品89幅,联袂策划“风展红旗——革命浪漫主义书画展”,以书画的方式,诗意地呈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深切缅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顽强奋斗的革命、建设之路,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同时也为人们奉献一份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精神文化大餐。从《南湖》到《虎踞龙盘》,从《沁园春·长沙》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幅幅画卷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全部过程。这里的所有作品,笔墨精、寓意深,是艺术创造和革命题材的完美结合,也是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概括和浓缩。
400-96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