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我是谁  返回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2020年3月14日在北京第一空间,与柏林国王画廊(KÖNIG GALERIE)联合呈现艺术群展“我是谁”(WHO AM I)。
     
    本次展览涵盖12位(组)艺术家,众多都在全球艺术界享誉盛名,包括: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艾尔葛林 & 德拉葛赛特(Elmgreen & Dragset)、欧文·沃姆(Erwin Wurm)、杰普·海因(Jeppe Hein)、约翰·希尔(John Seal)、卡尔·霍斯特·赫迪克(Karl Horst Hödicke)、凯瑟琳·安德鲁斯(Kathryn Andrews)、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诺尔伯特·比斯基(Norbert Bisky)、彼得·德雷赫(Peter Dreher)、里纳斯·凡·德·维尔德(Rinus Van de Velde)和黎薇。

    在展厅正中央伫立的人类形象,象征了生命、虚空和死亡。在艾尔葛林 & 德拉葛赛特的《反向耶稣受难像》中,死亡似乎是最明显的主题,它将耶稣受难的经典图像转化为一个普通男子的形象,他的身体被反向绑在十字架上,甚至令人联想到捆绑和服从的性游戏。表现耶稣十字架受难的动机也在卡尔·霍斯特·赫迪克1985年的一幅绘画中显现。这幅图像隐藏了人的身体,而仅仅通过被钉住的手上标志性的指甲和从中猛烈流出的血液,从而唤起了宗教概念。就像艾尔葛林 & 德拉葛赛特的作品那样,这只手臂可能属于任何人,因此也提出了有关“死亡”的命题。

    有关生命永恒和死后余生的普世问题,似乎在杰普·海因的《我是谁 为什么是我 我要去哪里》中得到了更明确的阐释,这个霓虹灯盒的表面反射出观众,因此观众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必须面对他们自己。约翰·希尔的作品似乎提供了一种对死后田园风景的视觉想象,但他的绘画同时传达了经典的虚空派静物的创作动机——这些水果因看上去过于完美而失真,因此成为了纯粹的幻想。虚空派的概念和时间流逝之感在彼得·德雷赫的“银碗”系列里迫切地显现,艺术家每天都会绘制一只银碗。虽然,这一举动似乎总要回归到相同的动机,但不同的光线和银碗表面的反射使明显的差异性变得可见。通过将瞬间冻结,德雷赫也展现了没有什么将永远保持不变。

    诺尔伯特·比斯基的大型绘画《三难困境》的概念出发点是一种包含了三个死胡同的冲突情形,它聚焦于现代社会中表现出破坏、暴力和混乱的棘手问题。动态的构成展现了一个复杂的参考和关联网络,它们由当前事件构成,因此成为我们这个看似脱节的世界的快照。

    凯瑟琳·安德鲁斯使用经典图像——如“阳光少女”的商标图案,这个受欢迎的美国葡萄干品牌商标已牢固地植根于(美国)视觉记忆之中——但将它们还原到它们最基本的特征,从而剥夺了它们所有生动的元素。安德鲁斯将这些元素与水果的真实图像结合起来,从而质疑了关于女性生育力和表现性的概念。欧文·沃姆制作了一个配有手臂和腿的舞蹈香肠,这使人类特征被更进一步抽象化,并将人类日常行为消解为滑稽活动。

    阿丽佳·柯维德以雕塑装置作品而著名,这些装置扰乱了观众对时间和空间作为固定组织系统的感知,她从物理学和哲学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检验已知极限的作品。《移位槽(树)》(2018)探索了自然、生长、以及自然系统的主题,呈现了铜铸树枝和在铜制树干上生出的根。这棵树被系统化地分成八部分,这扰乱了它的逻辑和自然秩序。

    里纳斯·凡·德·维尔德和马蒂亚斯·维斯切尔在作品中对人类生活空间展开探索。维斯切尔创造了看似琐碎的室内空间图像,这些空间反映了人类的生活境况,毕竟,个人空间将不可避免地揭示出对居住者内心活动的洞察。里纳斯·凡·德·维尔德的绘画受到了《丁丁历险记》漫画系列的启发,但他将灵感带入到其个人实践领域,描绘了他工作室后面的小巷——在此,艺术家的另一个自我被一个收藏家所绑架。作品的场景实际上是一部电影,它揭示了凡·德·维尔德作品的叙事特征。

    黎薇作品《在很久很久以前》呈现了6个举世闻名的人物的童年时期。他们都处在5-6岁,像普通的儿童一样在一起玩耍。黎薇截取了人类这种生物生命中最有各种可能性的时刻,在同一时空里把他们定格在一种唯一的可能性里。在现实世界中,他们都已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有对他们的“盖棺定论”也已经成型。黎薇试图还原到他们还处在童年空白期的时候,在他们最初通过玩具认识世界的时候。历史事实和未知在这件作品里交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