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明日,拂晓时分  返回

明日,拂晓时分

-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杜梦堂(上海)荣幸呈现法国艺术家苔丝·杜蒙(Tess DUMON)个展“明日,拂晓时分(Demain, dès l'aube)”。这是艺术家在画廊的第五次个展,通过二十多件最新创作,包括雕塑、布面及纸本水粉,展现其近年来艺术语言的演变。以维克多·雨果的同名诗歌作为出发点,杜蒙踏上了她个人神话梦境的探索之旅,在昼夜的晦明变化间捕捉难以言喻的思想和情感。

    在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诗作《明日,拂晓时分》(Demain, dès l'aube)[ Demain dès l'aube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这首诗发表于雨果 1856 年的诗集《沉思集》中。这首诗由三个押韵的四行诗组成。这首诗描述了雨果在女儿莱奥波尔丁·雨果去世四年后去扫墓的情景。]中,我们直到最后两节才知道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一个自己深爱的人扫墓。然而,在读到结尾前,我们就切实体会到了他深沉的思念与忧伤。这些句子与我们的感知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无形的关联。我们的感受显然超出了自身的经验范畴。这种不可名状的联系也正是进入苔丝·杜蒙创作世界的关键。

    当我们漫步于这些作品中,你会发现某些主角(牧羊人、骑马者和一个衣着不变的神秘男孩)和符号(太阳、贝壳、游隼)在二维和三维作品中反复出现,如二重奏一般,相得益彰。近年来,随着艺术家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以用色为主的绘画创作中,这种不同媒介艺术作品之间的对话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今,杜蒙的雕塑和绘画在形式和深度上彼此呼应,相辅相成。

    面对这些令人着迷的水粉画作,尽管我们无从得知每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却依然被深深吸引:或许是因为在《明日,拂晓时分》中那些舞动的极光点亮了整片原野,令人如痴如醉,亦或是因为《雪笼皎马》中那些将惺惺相惜的男孩与白马层层围裹的温暖雪花。而在《牧羊人的外套》中,我们仅通过主人公的背影就感受到了他此刻脆弱的内心。然而转念一想,也许是我们自己在艺术家以图像转换情感的超凡能力下,陷入了多情而易感的瞬间。

    这种能力在她引人入胜的大型雕塑作品中同样适用,甚至更为明显。当我们围着每件作品走动,试图窥其全貌,光线随着我们移动的脚步在不锈钢丝网构成的光滑轮廓上闪烁变幻,这种感觉几乎是超现实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实现了艺术家将观看本身变为一场表演的想法。一番细查之下,我们依然很难相信所有这些大型作品都是一个人用简单的工具手塑而成的,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所体会的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是透过这些冰冷、粗糙、空洞的材料来传递的。

    毫无疑问,这里所描绘的一切都源于神话和传说,有的相较其他更具象征意义。杜蒙从小就喜欢上了这些故事,背后的缘由和这些故事能被传颂千年的根本原因是相通的——为了应对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意外和未知。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种既独特又普遍的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艺术的影子。时至今日,这种神话色彩不仅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或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是其创作手法的重要组成。

    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也让艺术家能够自由运用各种图像和文字的内涵、意象和象征。在本次展览中,“旅程”和“黎明”的概念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般相互关联的意象和符号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例如,“游隼”,一种长途迁徙的猎鹰,被作为表现漫长的旅途、对目的地和自由的渴望等意象的集合。游隼(peregrine)一词也指流浪者,是“朝圣者(pilgrim)”的起源,从而引出了《好的牧羊人》、《朝圣者的诞生》等关于神圣旅程的探索,也为希望、指引和保护的普遍追求开辟了新的道路。

    主人公的服装成为了将这些见解相互关联的另一重要组成。这一近期才着手探索的元素已成为其创作发展的助力,将她的作品推向新的可能。斗篷与贝壳有着相似的内涵——包裹与保护,而斗篷被风掀起的褶皱则被视作张开的翅膀,从而将我们带回到了游隼的意象。整个展览中还有更多类似的关联网络。我们只能惊叹这些符号和想法竟能实现在语言和形态这两个范畴的双重连接。

    这场由艺术家和观众共同经历的身心之旅,恰逢我们逐渐走出新冠大流行的阴霾,却又不得不面对全球局势的动荡。它提醒着我们感知与情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应对困难的最佳方式或许是在想象中释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