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艺术大展《达利×老市府:启程》将于2025年11月11日在老市府大楼隆重揭幕,展期持续至2026年3月10日。当梦境与现实在城市肌理中交汇,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即将在上海这座百年建筑中开启全新篇章。从融化的时钟到流动的形体,达利笔下的幻想世界将与外滩的历史空间产生奇妙共鸣。展览以“启程”为名,不仅致敬达利艺术的无尽探索,也让老市府这座承载城市记忆的建筑,在艺术的光影中再度出发。展览将汇集150余件雕塑、珠宝、琉璃与版画杰作,其中包括多件达利亲笔签名及首次来华的珍稀展品。在百年建筑的空间之中,梦境与现实、历史与当下交织成一场艺术与城市的双重启程。
【1922的双启程:建筑与艺术的世纪对话】
展览以“1922的双启程”为叙事起点。1922年,18岁的达利步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踏上他的艺术征途;同年,老市府大楼(前身为工部局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近代上海城市治理与公共精神的象征。这里曾是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个办公地,也是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之处。1989年,大楼被列为上海市首批优秀历史建筑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起,建筑启动保护性综合改造,历经十年,以全新姿态回归城市,成为外滩城市更新的标志性典范。
百年之后,两条时间线在此交汇——建筑的“城市时间”与艺术家的“心理时间”在展览中彼此呼应,形成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穿越百年时光长廊,老市府如今化身为办公、商业与文化交融的灵感活力场域,也成为中外全球化品牌创新与艺术交流的新坐标。在这样的历史与当代交汇之地,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精神得以落地生根,与上海的城市记忆产生深刻共鸣。
立邦作为本次展览独家涂料合作品牌,以蝶恋花、墨绿等色彩,将老市府的历史肌理与达利的超现实色彩融合。自2022年起以“色彩美学”为契机,启动立邦N美术馆项目以来,立邦不断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发展,刷新更多美好生活空间。
【达利与超现实主义:在梦与现实之间】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之一。他以极致的想象力与近乎科学的冷静手法,探索梦境、欲望与潜意识的形象化表达。达利所创造的“偏执—批判法”(Paranoiac-Critical Method),将非理性的梦境逻辑转化为理性可分析的视觉语言,使他在心理学与艺术史的交汇处独树一帜。
他的代表作《记忆的永恒》(1931)中那枚融化的时钟,早已超越绘画范畴,成为20世纪现代文明的象征。时间在达利笔下不再是机械的刻度,而是一种被拉伸、被感知的心理经验。他的“抽屉身体”“细长象”“燃烧的女人”等核心意象,将潜意识、欲望与信仰的张力具象化,并在后续的雕塑、版画、珠宝与家具创作中不断演化。
达利的艺术跨越纯艺术的边界,延伸至电影、摄影、舞台与时尚领域,与爱因斯坦、沃霍尔、希区柯克等思想巨匠皆有精神共振。正是这种跨界的创造能量,使达利在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中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并持续焕发活力。
【建筑与空间:时间的容器,梦的剧场】
老市府大楼坐落于上海外滩福州路200号,于1922年建成,是20世纪初期上海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见证。其立面保留着新古典主义与装饰艺术风格的交织痕迹,拱形窗、石柱与中央楼梯共同构成典雅的空间序列。此次展览是其首次全面对公众开放,也是历史建筑在当代语境下的一次艺术“复活”。
策展团队将建筑视为展览的第一件“作品”。观众将从四层进入,自上而下穿行于雕塑、珠宝、版画与影像之间;沿百年楼梯逐层下行的过程中,观看的节奏与身体的感知被同步激活。拱窗与柱廊被纳入叙事之中,空间与作品在光影的转换中共构出一条“可行走的时间线”。
建筑在此不再是中性容器,而成为达利意象的共鸣体。展览以“城市尺度+场所生成”为策略,在老市府的百年空间中重构“柔软时间”的体感,让超现实主义不再停留于图像,而成为一种空间体验。
【重要作品:时间、记忆与欲望的图景】
展览精选呈现达利共计72组、155件作品,涵盖雕塑、版画、珠宝、琉璃、影像、金饰、家具与服装等多个门类。整个展陈以“意象—方法—空间”为主线,构建出达利艺术的多维体系。观众将从达利独创的“偏执—批判法”创作方法切入,理解时间与潜意识的主题,再随着意象母题的视觉化展开,感受材质与尺度的跨媒介实践。最终,通过空间体验完成观看的转化,使观众在行走中直观感受达利所描绘的“柔软时间”。展厅内特别设置的“红唇沙龙:达利会客厅”,以标志性的《红唇沙发》串联影像与文献,营造出20世纪中叶欧洲艺术沙龙的氛围,也成为公众互动与社交体验的重要节点。
展览呈现达利跨越多个媒介的代表作:
在户外广场,两件城市级雕塑——《时间之舞 I》和《背负时间的马》——以柔软的钟表与负重的马匹象征时间的流动与历史的重量,成为外滩的新艺术地标。
走入展厅,达利的核心意象谱系一一展开:《记忆的永恒》《时间的高贵》《太空象》《长颈鹿维纳斯》《燃烧的女人》《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经典作品贯穿展线,构成梦境与现实的多层交叠。
其中,《戈黛娃夫人与蝴蝶》与《红唇沙发》十年后再度在上海亮相:前者以青铜肌理呈现蜕变与勇气,后者以“面部—家具”的戏剧性转换揭示艺术、设计与生活的边界消融。
此外,展览将首次呈现六件达利珠宝作品,以金属与宝石重塑情感与欲望的“身体剧场”,展示他在工艺与观念层面的跨界创造力。
【公共项目】
展期将推出“建筑里的超现实”主题导览与青少年工作坊,并举办围绕“超现实主义—现代性—城市记忆”的论坛与对谈,邀请建筑、艺术史与城市研究学者参与,推动历史建筑的当代激活与公共参与(具体日程以官方渠道发布为准)。
						
					



400-96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