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郑国谷个展:幻化  返回

郑国谷个展:幻化

-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郑国谷(中国,1970年出生)运用各种媒介表达和思考全球化和数字技术对当代中国生活和传统的影响。从摄影和书法到雕塑、绘画和景观设计,他的作品表现出他对生态能量转化的兴趣。从2005年起,郑国谷在中国南部沿海城市,也是自己的家乡广东阳江市郊区逐步建造和改造了一系列庞大的建筑群和花园。他邀请家人、艺术家同行和朋友居住在这个他称为“了园”的乌托邦,这里包括了生活区域、不同的社交区域、工作室、一间茶室和无数河流和池塘。

    这种不断演变的景观为郑国谷提供了一套实验的环境,它植根于传统,却又是在当权政府允许范围之外所做的实验性尝试。正因为如此,他与法规之间的周旋为作品提供了另一层维度,艺术家借此将探讨的界面衍生至权力与分配网络——现实问题让他介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商业产品的经济运作和身体的循环系统。比起形式和符号的稳定性,其多变性才是郑国谷真正关注的,他期望在他的作品中达到一种他称之为“纯能量”的状态。

    作为郑国谷在美国的首次博物馆展览,《幻化》将重点展出艺术家的十二幅绘画作品,来自他在过去八年里创作的“大幻化”系列。这些绘画重组了传统唐卡中的形象,挂画的形式使它们可以成为冥想的工具,描绘了一朵曼陀罗或一位神被门徒和捐助者围绕在中心的典型画面。郑国谷用数码将唐卡中的丰富形象重叠并融合为一张幻影重重的图像,并运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将其绘于画布上。画面中元素密集,复杂性模糊其中,这些画指向了佛教信仰中现实世界的“无常”,隐喻了我们这个时代中权力系统、信仰和历史之间的不稳定关系。

    郑国谷居住和工作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他于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02年,他与友人创建了阳江组,一个专注于实验性中国书法与雕塑的艺术组织。郑国谷多次参与国际重要展览,包括了《1989 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2017)、《社会工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2014)、《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美丽新世界》( 沃克艺术中心、2007)、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紧急地带”单元“广东快车”(2003)。他的近期个展包括了《回路寻真》(广州镜花园,2017)、《能归何处?》(巴黎Chantal Crousel画廊,2016)、《幻化》(柏林VeneKlasen/Werner 画廊,2015)、《普遍存在的等离子》(西安OCAT,2015)。他于2006年荣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